9月28日,第十三屆中國航展首日,新舟國家作業飛機購機暨航空遙感合作簽約儀式在航空館新聞中心舉行。儀式上,中航西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西飛民機”)分別與河南省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湖北省氣象服務中心簽訂一架新舟國家作業飛機;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簽署新舟60遙感飛機合作協議。航空工業與中國氣象局、中國科學院再度攜手,共促航空與科技領域深度融合。
中科院院士、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院長吳一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副總經理何勝強、總工程師盧廣山,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調研員吳冠生,中國民用航空西北地區管理局副局長李博,民航西安審定中心主任邱弢,中國氣象局計財司副處長張瑩、中國氣象局減災司副處長何孟潔、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副主任王曉輝、中國氣象局計財司副處長何巍,航空工業民機國合部部長陳付生,中航西飛董事長吳志鵬,總經理宋科璞等領導,以及來自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中國民航局系統、中國氣象局系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西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西安市航空基地管委會等政府單位的領導和嘉賓參加了儀式。
航空工業西飛民機總經理王程寬主持了簽約儀式。
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副主任王曉輝在儀式致辭中表示,提升人工影響天氣監測和作業能力,是社會需求。通過航空工業與氣象局通力合作,新舟60國家人影作業飛機技術水平和功能不斷完善,作業保障模式日臻成熟,已交付的4架飛機在全國范圍實施人影作業和科學實驗活動,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和良好的社會效益。相信雙方的進一步合作,將會大力提升我國人影科學作業、精準作業、安全作業水平,為防災減災、山青水綠、物美糧豐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科院院士、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院長吳一戎在致辭中對航空工業推進航空遙感飛機研制取得的成就表示肯定。吳一戎院士說,新舟遙感飛機填補了國內具有長航程、多功能、多觀測窗口的中型航空遙感飛機研制空白,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建成了我國目前綜合能力最強的航空遙感飛機,其綜合性能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他相信,本次簽約,雙方在后續合作中繼續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將會對建設航空遙感領域技術強國做出更新更大的貢獻!
中國民用航空西北地區管理局副局長李博在致辭中,首先對航空工業西飛民機堅持多用途發展思路和取得的成績予以肯定。李博說,新舟國家作業飛機的適航過程記憶猶新,這是將型號設計更改作為飛機新構型開展適航審定的一次嘗試,首次將機載任務系統納入適航審查范疇,充分體現了適航管理和科學研發的過程,為飛機的安全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這是一次成功的創新實踐,它開辟了多用途飛機適航審定的新路徑。他表示,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新舟系列飛機發展,堅持真情服務,主動擔當作為,履行好適航審定職責。希望航空工業西飛民機再接再厲,讓新舟60多用途飛機也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張名片。
航空工業總工程師盧廣山在致辭中,首先代表航空工業對中國氣象局、中國科學院多年來給予航空事業的支持和合作表達誠摯謝意。他表示,今天的簽約使雙方站上課新的合作起點。航空工業各參研單位將全力以赴,以先進的制造能力、卓越的產品質量、優秀的運營保障,為合作伙伴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在國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中貢獻航空工業力量!
何勝強、吳一戎、盧廣山、吳冠生、王曉輝、何巍、何孟潔、李博、邱弢、陳付生、吳志鵬等十一位領導作為鑒簽嘉賓見證了兩項簽約。